|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一作李乂詩) / 作者:宋之問 |
樞掖調梅暇,林園藝槿初。
入朝榮劍履,退食偶琴書。
地隱東巖室,天回北斗車。
旌門臨窈窕,輦道屬扶疏。
云罕明丹壑,霜笳徹紫虛。
水疑投石處,溪似釣璜馀。
帝澤頒卮酒,人歡頌里閭。
一承黃竹詠,長奉白茅居。
|
|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一作李乂詩)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一作李乂詩)
掖樞之下調度梅花的時光,林園中插上槿花的開端。
進入朝廷時光,能夠光榮帶著寶劍和公服;
退后一點則是享受文人雅士的樂趣,有時彈琴,有時讀書。
隱居的地方隱藏在東巖的室內,天上北斗星又回到起始的位置。
旌門俯瞰著幽深的山谷,車馬經過的道路在于韞珍寶。
云彩偶爾罕見地出現在紅色的山壑之間,霜笳聲穿越宮殿里的虛空。
水景似乎被投射到了石頭上面,山溪看起來像是游釣者船上的余光。
皇帝賜下美酒金杯,人們歡喜地贊頌這里的里閭。
這里傳承了黃竹的詩歌之美,長久享受著白茅屋的安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之問為祝賀韋嗣立的山莊侍宴而寫的。他花費了很大的篇幅描繪了韋嗣立的山莊景致和宴會的盛況。通過描繪山莊的自然景觀和文人雅士的樂趣,詩中展現了安逸閑散的田園生活和高雅的文化氛圍。詩中對景物描繪細膩入微,使用了豐富的典故和修辭手法,如地隱東巖室、天回北斗車等等,使整首詩充滿了浪漫和詩意。
這首詩尊崇了自然景觀和藝術生活,揭示了作者對山莊侍宴的認可和祝福。與此同時,詩中也流露著對隱居生活和田園情懷的向往。整首詩以山莊侍宴為中心,以自然和人文景觀為背景,展示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追求,具有濃厚的時代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