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亭晚望 / 作者:宋之問 |
浩渺浸云根,煙嵐出遠村。
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斷魂。
縱情猶未已,回馬欲黃昏。
|
|
江亭晚望解釋: 江亭晚望
浩渺浸云根,
煙嵐出遠村。
鳥歸沙有跡,
帆過浪無痕。
望水知柔性,
看山欲斷魂。
縱情猶未已,
回馬欲黃昏。
中文譯文:
江亭晚上俯瞰,
廣袤的水域淹沒云根。
煙霧從遠村升起,
鳥兒歸巢在沙灘留下痕跡,
帆船駛過波浪,水面上無痕跡。
凝望水面能覺得它的柔軟與溫暖,
眺望遠山幾乎令人心魂神斷。
盡情領略美景仍然不夠,
就在黃昏馬兒回歸之際。
詩意:
《江亭晚望》是一首唐代詩人宋之問創作的詩詞,通過描繪江亭晚上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深感受和情感的寄托。
詩中浩渺浸云根的寫法形象地展現了江亭的遼闊景色,煙嵐出遠村勾勒出層層疊疊的山丘背景,給人以寧靜、恬淡的感覺。詩人以"鳥歸沙有跡,帆過浪無痕"來形容動靜之間的自然變化,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示了江亭晚上的寧靜和靜謐景象。
詩人通過"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斷魂"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詩中的"水"和"山"是雙重象征,水柔性的一面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溫柔,山的壯麗則讓人心魂為之顫動。
最后一句"縱情猶未已,回馬欲黃昏"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沉醉與眷戀,意味著詩人仍未盡興,仍想在夜幕降臨之前盡情欣賞。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深深喜愛和希望停留的愿望。
賞析:
《江亭晚望》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詩讀起來流暢動人,給人以寧靜、溫暖的感覺。
詩中的描寫技巧獨特,通過對動靜、柔硬的對比,讓讀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江亭晚上的景色。同時,詩人運用"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斷魂"的表達方式,將自然景色與人的情感深深地結合在一起,引發了讀者對美的審美和思考。
整首詩給人以開闊、優美的意境,展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審美視角和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情感與心境,與詩人一同領略江亭的美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