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長史李少府入蜀 / 作者:韓翃 |
行行獨出故關遲,南望千山無盡期。
見舞巴童應暫笑,聞歌蜀道又堪悲。
孤城晚閉清江上,匹馬寒嘶白露時。
別后此心君自見,山中何事不相思。
|
|
送長史李少府入蜀解釋: 《送長史李少府入蜀》是唐代詩人韓翃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行行獨出故關遲,
南望千山無盡期。
見舞巴童應暫笑,
聞歌蜀道又堪悲。
孤城晚閉清江上,
匹馬寒嘶白露時。
別后此心君自見,
山中何事不相思。
中文譯文:
一路獨自行走,離開故鄉(xiāng)的關口遲遲未能超越,
向南望去,千山連綿無盡期待。
看到舞動的巴童也只能暫時笑一笑,
聽到蜀道上的歌聲又讓人感到悲傷。
孤城在傍晚時分關閉,安靜地靠近清澈的江水,
孤零零的馬兒在寒冷中嘶鳴,露水灑在身上。
分別之后,這顆心只有你自己能夠明白,
在山中,有什么事情不讓人思念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送別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李少府離開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旅途的景物和情感,表達了離別的憂傷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行走在離開故鄉(xiāng)的路上,但進展緩慢,不能輕易超越故關,顯示了離別的不舍和遲疑之情。望向南方山區(qū),千山連綿,似乎沒有盡頭,預示著離別的時間可能會很長。
接下來,詩人看到舞動的巴童,暫時能夠忘卻離別之痛,暫時笑出聲來。然而,一旦聽到蜀道上的歌聲,又讓人感到悲傷,喚起了對離別的思念之情。
孤城在傍晚時分關閉,清江靜靜流淌,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孤零零的馬兒在寒冷中嘶鳴,白露灑在身上,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凄涼。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真摯情感。離別之后,只有詩人自己能夠理解這顆思念之心。無論在山中發(fā)生了什么,都無法阻止思念之情的滋生。
整首詩通過對離別場景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思念之情。景物描寫細膩而凄涼,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渲染,增強了離別的悲傷和孤寂感。整體氛圍抒發(fā)了詩人深深的離情和對離別后的相思之苦的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