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左車二章 / 作者:顧況 |
(左車,憑險也。
震為雷,兄長之。
左,東方之師也。
憑險不已,君子憂心,而作是詩。
)
左車有慶,萬人猶病。
曷可去之,于黨孔盛。
敏爾之生,胡為波迸。
左車有赫,萬人毒螫。
曷可去之,于黨孔碩。
敏爾之生,胡為草戚。
|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左車二章解釋: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左車二章》是唐代詩人顧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左車有慶,萬人猶病。
曷可去之,于黨孔盛。
敏爾之生,胡為波迸。
左車有赫,萬人毒螫。
曷可去之,于黨孔碩。
敏爾之生,胡為草戚。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充滿戰爭和動蕩的景象,以表達詩人內心的憂慮和不安。詩中提到了左車,它象征著東方的軍隊,憑險屹立不倒。詩人通過描寫左車的慶典和威武,表達了千萬百姓的痛苦和苦難。詩人深感左車的存在對社會穩定和和平構成了威脅,因此他不禁發問:為何不能將左車驅逐于孔盛之地?詩人認為,如果沒有左車的存在,社會將會更加安寧和繁榮。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對戰亂和動蕩社會的憂慮之情。他通過對左車的描繪,表達了對戰爭和軍隊的反思。左車被描繪為強大而威武的存在,但它也帶來了萬民的苦難和困擾。詩人希望能夠將左車從社會中驅逐,以實現社會的安寧和穩定。
這首詩詞的詩意深沉,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狀的擔憂和對和平安寧的向往。通過對左車的形象描繪,詩人呈現了一種對戰爭的審視和對和平的向往。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述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顧況是唐代文學史上重要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多以詠史和抒發個人情感為主,充滿了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關懷。這首詩詞展示了他對戰爭和社會動蕩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洞察,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文學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