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燕于巢一章 / 作者:顧況 |
(燕于巢,審日辰也,燕不以甲乙銜泥。
)
燕燕于巢,綴葺維戊。
甲兮乙兮,不宜有謬。
飛龍在天,云掩于斗。
曷日于雨,乃曰庚午。
彼日之差,亦孔斯丑。
昔在羲和,湎淫不修。
我筮我龜,莫我告繇。
胤乃征之,彝倫九疇。
君子授律,是祃是禷.三五不備,罔克攸遂。
惠此蒸人,毋廢爾事。
爾莫我從,維來者是冀。
|
|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燕于巢一章解釋: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燕于巢一章》是唐代詩人顧況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燕燕于巢,綴葺維戊。
燕鳥筑巢,修補得很牢固。
甲兮乙兮,不宜有謬。
甲乙兩者,不應有差錯。
飛龍在天,云掩于斗。
飛龍在天空中,云彩遮掩了北斗星。
曷日于雨,乃曰庚午。
何時下雨,正是庚午時。
彼日之差,亦孔斯丑。
那一天的差錯,也是如此荒謬。
昔在羲和,湎淫不修。
古時候在羲和,人們沉迷于享樂而不修身養(yǎng)性。
我筮我龜,莫我告繇。
我卜筮自己的龜殼,沒有人能告訴我未來的事情。
胤乃征之,彝倫九疇。
胤乃征求答案,用彝器推算。
君子授律,是祃是禷。
君子傳授法律,是為了祭祀和祈福。
三五不備,罔克攸遂。
三五不合適,無法達成目標。
惠此蒸人,毋廢爾事。
希望這些教誨能夠使人們受益,不要放棄自己的事業(yè)。
爾莫我從,維來者是冀。
你們不要聽從我的勸告,只有未來的人才會期望。
這首詩詞以燕鳥筑巢為引子,通過描述古代的一些迷信行為和人們對天象的解讀,表達了對人們追求享樂而忽視修身養(yǎng)性的批評。詩中提到了卜筮、彝器等古代的神秘儀式,以及君子傳授法律和祭祀的重要性。最后,詩人呼吁人們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事業(yè),希望人們能夠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追求更高的目標。
整首詩詞運用了古代的象征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古代的神秘儀式,表達了對人們追求享樂而忽視修身養(yǎng)性的批評。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