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諒公洞庭孤橘歌 / 作者:顧況 |
不種自生一株橘,誰教渠向階前出,不羨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蟻子,上生青雀雛。
飛花檐卜旃檀香,結實如綴摩尼珠。
洞庭橘樹籠煙碧,洞庭波月連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
|
諒公洞庭孤橘歌解釋: 《諒公洞庭孤橘歌》是唐代詩人顧況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一株自然生長的孤橘樹,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不種自生一株橘,誰教渠向階前出,
不羨江陵千木奴。下生白蟻子,上生青雀雛。
飛花檐卜旃檀香,結實如綴摩尼珠。
洞庭橘樹籠煙碧,洞庭波月連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洞庭湖為背景,描繪了一株自然生長的孤橘樹。詩人通過對橘樹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不種自生一株橘”意味著這株橘樹是自然生長而來,沒有人的栽培。詩人稱贊了這株橘樹的生命力和頑強的生長能力。
詩中的“不羨江陵千木奴”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江陵是一個橘樹種植的重要地區,而詩人卻不羨慕那些種植者,他更喜歡這株自然生長的孤橘樹。
詩中的“飛花檐卜旃檀香,結實如綴摩尼珠”描繪了橘樹的美麗和豐收。橘樹上開滿了花朵,散發著香氣,結出的果實像是串在一起的寶石。
詩中的“洞庭橘樹籠煙碧,洞庭波月連沙白”描繪了洞庭湖的美景。橘樹籠罩在碧綠的煙霧中,洞庭湖的波浪和月光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詩的最后兩句“待取天公放恩赦,儂家定作湖中客”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詩人希望能夠獲得天公的恩賜,成為洞庭湖中的一位自由自在的居民。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孤橘樹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對自由、自然和美的追求,展現了唐代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