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夜二首 / 作者:馬戴 |
東征遼水迥,北近單于臺。
戎衣掛寶劍,玉箸銜金杯。
紅燭暗將滅,翠蛾終不開。
凝夜照離色,恐聞啼晚鴉。
前年營雁塞,明月戍龍沙。
曾與五陵子,休裝孤劍花。
|
|
離夜二首解釋: 《離夜二首》是唐代馬戴所作的兩首詩。詩意描繪了詩人東征的場景,詩中描寫了戎衣佩劍與玉箸提金杯的形象。詩人用紅燭暗將滅、翠蛾終不開來暗示夜晚的寂寥和孤獨,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在第二首詩中,詩人回憶了與五陵子共同戎馬經歷的歲月,以及休戰時期的平靜和快樂。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離夜二首》
東征遼水迥,北近單于臺。
戎衣掛寶劍,玉箸銜金杯。
紅燭暗將滅,翠蛾終不開。
凝夜照離色,恐聞啼晚鴉。
前年營雁塞,明月戍龍沙。
曾與五陵子,休裝孤劍花。
詩詞的主題是戰爭和離別,通過描寫士兵征戰和遠離家鄉的情景,表達了對親人和故鄉的思念之情。在第一首詩中,詩人描述了征戰的士兵掛著寶劍,佩戴玉箸與金杯,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軍隊的壯麗和豪邁。然而,隨著夜晚的降臨,紅燭燃盡,暗示著孤獨和無盡的等待。詩人通過“翠蛾終不開”的描繪,表達了對家人和親人的思念之情,預示著他們可能面臨的危險和困境。第二首詩中,詩人回憶了曾經與五陵子一同經歷的戰爭歲月,并表達了在休戰時期平靜和快樂的心情。
整體來說,這首詩詞描繪了戰爭和離別的主題,通過對士兵征戰和思鄉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通過對紅燭將盡和蛾不開的暗示,詩人表達了對未知將來的擔憂和憂慮。詩詞通過描繪戰爭歲月和休戰期間的平靜和歡樂,既表達了對家鄉的深情,又映射出戰亂和平靜的歷史變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