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靈武令狐校書 / 作者:馬戴 |
北風吹別思,落月度關河。
樹隱流沙短,山平近塞多。
雁池戎馬飲,雕帳戍人過。
莫慮行軍苦,華夷道正和。
|
|
別靈武令狐校書解釋: 別靈武令狐校書
北風吹別思,落月度關河。
樹隱流沙短,山平近塞多。
雁池戎馬飲,雕帳戍人過。
莫慮行軍苦,華夷道正和。
中文譯文:
別離靈武令狐專心書寫
北風吹來別離之念,落月映照關河。
樹木隱藏在流沙之地,山巒平坦且多沙塞。
雁池上戎馬歡飲,雕帳中關卡的人們匆過。
不必擔心行軍之苦,中原與邊疆的道路正合二儀。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寫邊塞之地的景色和情境,表達了離別之思和對行軍困苦的理解。
賞析:
這是唐代馬戴的《別靈武令狐校書》。詩中以簡潔的文字勾勒了北方邊塞的風景與軍事氛圍。北風吹過,給人一種別離的念頭,讓人不禁思念遠方的親人。落月映照在關河上,景色美麗而蒼涼。樹木隱藏在流沙之地,山巒平坦且多沙塞,暗示著邊塞地區充滿荒涼和艱難。雁池上駐扎的戎馬在暢飲,臨時的雕帳上有過路人匆匆而過,表達著邊塞生活的辛苦與艱難。
詩的最后兩句莫慮行軍苦,華夷道正和,是對邊塞生活的一種積極態度。作者告誡人們不必過于擔心行軍的艱辛,只要中原和邊疆的交往得以通暢,即使面臨艱險,也能找到合作共存的道路。
整首詩意境舒展,言簡意賅。通過對邊塞的描繪,抒發了離別思念、邊疆艱難、中原邊境合作的情感,并表達了對在邊塞行軍的人們的理解和鼓勵。該詩既有邊塞風情的寫實色彩,也帶有一種豁達樂觀的心態,是唐代邊塞詩的一篇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