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僧鸞歸蜀寧親 / 作者:張喬 |
歌詩精外學,天子是知音。
坐夏宮鐘近,寧親劍閣深。
高名徹西國,舊跡寄東林。
自此棲禪者,因師滿蜀吟。
|
|
送僧鸞歸蜀寧親解釋: 中文譯文:送僧鸞歸蜀寧親,天子是知音。坐夏宮鐘近,寧親劍閣深。高名徹西國,舊跡寄東林。自此棲禪者,因師滿蜀吟。
詩意:這首詩是張喬寫給僧鸞的送別詩。詩中表達了張喬對僧鸞的贊美和祝福。他稱僧鸞是天子的知音,說明僧鸞的才華和地位非常高。他說僧鸞居住的地方離皇宮很近,離劍閣也很深遠,暗示僧鸞出身名門,有選擇禪宗修行的背景。他提到僧鸞的名聲傳遍了西國,而他的舊跡則寄托在東林,也是他修行的過去,意味著他曾經在東林尋求過精神上的指導。最后,張喬表達了因師而滿蜀吟的愿望,表示自己將在蜀地找到心靈的歸宿。
賞析:這首詩通過對僧鸞的描寫,展示了他的才華和地位,并祝福他在禪宗修行的道路上能夠越來越進。整首詩用字簡潔明了,用詞精準,同時又富有意境。通過對地點的描述,描繪出了僧鸞在宮廷和僧院之間的身份地位轉換,展現出他在世俗和精神層面的成就。整首詩既表達了對僧鸞的贊美和祝福,又表達了張喬自己對修行的渴望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