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薛監察題興善寺古松(薛一作崔) / 作者:張喬 |
種在法王城,前朝古寺名。
瘦根盤地遠,香吹入云清。
鶴動池臺影,僧禪雨雪聲。
看來人旋老,因此嘆浮生。
|
|
和薛監察題興善寺古松(薛一作崔)解釋: 譯文:
和薛監察題興善寺古松(薛一作崔)
法王城內有一座古寺,名叫興善寺。
這座古寺的松樹長在寺廟的前面,它的瘦根盤繞在地下遙遠的地方。
當風從這棵古松吹過,香氣就會升入云中,清新宜人。
鶴起飛時,池塘的倒影動蕩不定,僧人打坐時,雨雪的聲音充斥在寺廟中。
看著松樹與人們一起漸漸變老,因此感嘆人生的短暫。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棵古老的松樹和興善寺的景象。作者以寥絕的筆觸,表達了他對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的思考。古松樹作為歲月的見證者,它站在那里,見證著歲月更迭,人們的變老和生死。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產生了對人生的感慨和反思。
賞析:
這首詩運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勾勒出了法王城的興善寺和一棵古松樹的景象。通過描繪松樹的瘦根盤繞在地下遙遠的地方和風從松樹吹過帶來的香氣,表達了松樹的古老、莊嚴和清新的特征。詩中還描繪了池塘中鶴飛起時的倒影和雨雪的聲音,給人蕭瑟、寧靜之感。通過對松樹與人們共同老去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