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詩品 / 作者:司空圖 |
行神如空,行氣如虹,巫峽千尋,走云連風。
飲真茹強,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謂存雄。
天地與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實,□之以終。
|
|
二十四詩品解釋: 《二十四詩品》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司空圖。這首詩詞描繪了行走時神態如虛無空靈,氣韻如彩虹般絢麗,行進如在千重峽谷中游走,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詩人以飲食為喻,強調了保持純樸和中庸之道,借此來比喻行為的堅定和威嚴。他認為行為應當像山川一樣堅定,應當蓄積真正的力量,并堅守中道,這樣才能被稱為真正的英雄。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行走時神態如虛無空靈,
氣韻如彩虹般絢麗。
如在千重峽谷中游走,
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
保持真實和純樸的力量,
堅守中庸之道。
比喻堅定的行為,
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天地之間立身,
與神靈化為一體。
期望以實際行動,
證明自己的終極目標。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行為的理解和詮釋。詩人通過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展示了行為應當具備的精神境界和品質。他認為行為應當超越凡俗,具備一種超然的境界,像行走在虛空中一樣輕盈自如。行為應當充滿生機和美麗,如同彩虹般絢麗多彩。詩人通過描繪行為如在千重峽谷中游走,表達了行為的自由和靈動性。
詩人以飲食為喻,強調了保持純樸和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他認為行為應當像山川一樣堅定,蓄積真正的力量。同時,詩人借用中庸之道的概念,強調了行為應當堅守中道,避免過分偏激和極端。只有堅定而中庸的行為才能被認為是真正的英雄所具備的品質。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行為的終極追求。他認為行為應當與天地之間的神靈相通,與宇宙共鳴,超越自我,達到一種超越凡俗的境界。他希望通過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終極目標,以實現行為的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