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懷元秀上人 / 作者:司空圖 |
悠悠干祿利,草草廢漁樵。
身世堪惆悵,風騷頓寂寥。
高秋期步野,積雨放趨朝。
得句如相憶,莎齋且見招。
|
|
寄懷元秀上人解釋: 《寄懷元秀上人》
悠悠干祿利,
草草廢漁樵。
身世堪惆悵,
風騷頓寂寥。
高秋期步野,
積雨放趨朝。
得句如相憶,
莎齋且見招。
詩詞中文譯文:
深思熟慮地追求功利,
匆忙地摒棄漁獵的生計。
身世困頓令人痛惜,
才情高雅卻久經寂寥。
深秋期待踏足田野,
積雨放晴迅速趕往朝堂。
得到一句佳句就像相互回憶,
莎齋尚未邀請就要前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司空圖的思考和內心情感。詩詞開篇的兩句“悠悠干祿利,草草廢漁樵”,描述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追求,在現實社會中,為了追求功名地位,作者不得不舍棄了自己原本的生活方式。
接著,詩中作者表達了自己對身世的惆悵之情:“身世堪惆悵,風騷頓寂寥”。作者或許身世低微,或者曾經歷過挫折和困苦的境遇,感到十分無奈和寂寞,詩人的風騷并沒有被世俗看重。
然而,詩詞末尾轉折出現了對未來的期盼:“高秋期步野,積雨放趨朝。得句如相憶,莎齋且見招。”作者希望在深秋的田野上徘徊,期待著積雨后的放晴,因為作者相信自己能夠得到一句美好的句子,就像是相互間的回憶一樣,即使沒有邀請,也會主動前去莎齋(可能指的是一處雅致的書齋)。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字句簡潔凝練,通過對自身命運的思索和對未來的期許,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美好的追求。從中可以感受到唐代時期有志之士對世俗將利益和功名看重的追求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