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圓昉公(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堅免紫衣) / 作者:司空圖 |
天階讓紫衣,冷格鶴猶卑。
道勝嫌名出,身閑覺老遲。
曉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每說長松寺,他年與我期。
|
|
贈圓昉公(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堅免紫衣)解釋: 贈圓昉公
天階讓紫衣,
冷格鶴猶卑。
道勝嫌名出,
身閑覺老遲。
曉香延宿火,
寒磬度高枝。
每說長松寺,
他年與我期。
詩詞中文譯文:
贈送給圓昉公
天階上,讓開紫色衣裳,
孤獨地矗立的鶴顯得卑微。
道德勝過名望,
自在閑情才覺得年老遲鈍。
拂曉時分,香煙延續(xù)熊熊火焰,
凜冽的寒風(fēng)中,敲打的佛音穿過高高的枝丫。
每次提起長松寺,
在另一個年代,與我再次相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司空圖寫給蜀僧僖宗幸蜀時所寫的一首送別詩。詩中表達(dá)了作者對僧侶的贊賞和對與其再次相見的期待之情。
首個意象是“天階讓紫衣”,暗指蜀僧昉具備高貴的身份和地位。然而,緊接著暗示了僧侶們對于道德的渴求,超越了名利的追逐。詩中的“冷格鶴猶卑”一句則用簡練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昉站在高處的孤獨感。
接下來的兩句“道勝嫌名出,身閑覺老遲”則道出了作者對昉超脫塵世生活,追求內(nèi)心寧靜的贊許。詩中的“曉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形象地描繪了僧侶生活的情景,寓意著清晨的香煙和佛殿中的鐘聲或讓昉過得安詳、寧靜。
最后兩句“每說長松寺,他年與我期”表達(dá)了作者對昉將來再次相見的期待之情。長松寺被視為與昉再相聚的場所,詩中的“他年與我期”則流露出作者對再次會面的心切之情。
整體上看,這首詩雖然字?jǐn)?shù)不多,卻通過簡潔明了的描述展現(xiàn)了作者對蜀僧僖宗的敬佩和希冀。同時,通過對僧侶生活的描繪和對再次相見的渴望,詩中也隱含了對寧靜、超脫塵世的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