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鸝 / 作者:司空圖 |
不是流鶯獨占春,林間彩翠四時新。
應知擬上屏風畫,偏坐橫枝亦向人。
|
|
鸝解釋: 《鸝》是唐代詩人司空圖的作品,詩意表達了不是流鶯獨占春,林間彩翠四時新的主題。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并不是只有流鶯獨自占據了春天,
林間的彩色和翠綠在四季中始終新鮮。
你應該知道,我是為了裝飾在屏風上,
所以我的姿態也向人們傾斜。
這首詩詞以蟲鳥鳴唱的方式,通過描繪小鳥鸝鳥在不同季節里的鮮活活力和美麗色彩,表達了一種豐富而多彩的自然景觀。流鶯一直以來都是春天的代表,而作者在詩中通過提到鸝鳥,強調了其他季節的美麗和春天以外的寒暑的美麗。
詩人司空圖將鸝鳥描繪成了一種裝飾,象征著美的存在。他希望人們能夠欣賞自然美,感受到生活中美麗的細節。通過描寫鸝鳥,他向讀者傳達了對自然與藝術的共鳴,讓人們在欣賞美麗事物的同時,也能意識到自己也是這個美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