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品二十四則·實境 / 作者:司空圖 |
取語甚直,計思匪深。
忽逢幽人,如見道心。
晴澗之曲,碧松之陰。
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尋。
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
|
詩品二十四則·實境解釋: 《詩品二十四則·實境》是唐代司空圖所寫的一首詩,該詩通過描述一種境地,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直言不諱、深思熟慮的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取語甚直,計思匪深。
忽逢幽人,如見道心。
晴澗之曲,碧松之陰。
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情性所至,妙不自尋。
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詩意可以理解為:詩人欣賞到一段恍如隱士般的寧靜景致,在這個地方,他遇到了一位幽深的人,仿佛看到了對于人生道路的領悟。清澈的溪水彎曲,綠色松林投下陰影。一位客人扛著伐木工具,另一位客人則靜靜地聽著琴音。情感和性格的滲透,創造了美妙而不自覺的氛圍。這樣的相遇似乎來自上天的安排,使得寂靜中的音樂更珍貴。
這首詩的賞析,詩人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寧靜和美麗的景象,同時通過隱喻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和現實的思考。詩人在詩中著重通過描述一個現實的情景來傳遞意境,暗示人們必須經歷真實世界中的喧囂和挫折,才能發現內心真正的寧靜和美麗。通過遇見幽人和享受琴音,詩人希望讀者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尋找真實和美好,超越繁雜的牽絆和瑣事,找到內心深處的寧靜和平靜。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優美,通過景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于現實的思考和對于美的追求,給人以啟迪和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