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水調 / 作者:吳融 |
鑿河千里走黃沙,浮殿西來動日華。
可道新聲是亡國,且貪惆悵后庭花。
|
|
雜曲歌辭·水調解釋: 《雜曲歌辭·水調》是唐代詩人吳融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鑿河千里走黃沙、浮殿西來動日華為題材,表達了新聲的傳來標志著亡國的來臨,且詩人對此感到悲傷愁悵。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鑿河千里走黃沙,
浮殿西來動日華。
可道新聲是亡國,
且貪惆悵后庭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鑿河千里走黃沙和浮殿西來動日華的景象,表現(xiàn)了一種即將亡國的警示和危機感。鑿河千里走黃沙可能指的是水河被疏通或改道,導致大片的黃沙向下游流動,象征著國家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浮殿西來動日華則可能代表了外來勢力的入侵,使得國家劇變不安。
詩的下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新聲的評價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新聲可能指的是新的音樂、歌曲或者文學形式的興起。詩人認為新聲帶來的只是亡國的災難,這里的亡國可以理解為國家的衰敗和滅亡。后庭花指的是宮廷中的花朵,可貪表示對其的眷戀和懷念。詩人以貪惆悵(悵惘憂傷)而形容對后庭花的感情,表達了他對國家衰敗的傷感和無奈。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具象的意象和寓意的象征,揭示了詩人對國家危機的憂慮和對國家命運的悲傷。雖然篇幅不長,但詩詞中蘊含了深情和思考,展現(xiàn)了詩人對社會變革的痛感和對國家的關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