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陪熙用學士禁中玩月 / 作者:吳融 |
月圓年十二,秋半每多陰。
此夕無纖靄,同君宿禁林。
未高知海闊,當午見宮深。
衣似繁霜透,身疑積水沈。
遭逢陪侍輦,歸去憶抽簪。
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曉吟。
|
|
中秋陪熙用學士禁中玩月解釋: 《中秋陪熙用學士禁中玩月》是唐代詩人吳融創作的一首詩。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月圓十二個月一年,
秋天半辰多陰天。
今晚沒有一絲云霧,
與你共宿禁林間。
尚未榮升高官知道海有多寬,
正午時見到宮殿深。
衣服像是濕透了的白霜,
身體有如沉浸在積水之中。
遭遇到了值夜侍候的機會,
回去時回憶起系著的玉簪。
太液池位于南岸,
約定待到天亮一起吟唱。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之夜,詩人在禁中玩月的情景。月圓的時刻正值秋天的十分之一,通常天氣比較陰冷。然而,這個夜晚卻沒有一絲云霧,月光明亮。詩人與某位學士一起宿禁中的林間,觀賞著明亮的月光。詩人提到自己尚未榮升高官,對海闊的了解也不深,但當中午時分看到宮殿的深遠,感嘆宮殿的壯麗。詩人用衣服像濕透了的白霜來形容自己的外表,用身體沉浸在積水之中來形容內心的感受,表達出自己身臨其境的情感。詩人還提到曾經有過值夜侍候的經歷,回憶起曾經系著的玉簪。最后,詩人與學士約定在太液池的南岸等到天亮一起吟唱。
通過這首詩,詩人吳融以中秋之夜為背景,寫出了自己宿禁中的經歷和感受。詩中融入了詩人對宮殿的敬畏之情,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期許。詩人通過描寫細膩的情境和內心感受,表達了自己秋夜的情思和對友情的期待。這首詩既展示了詩人的個人感受,又反映了唐代士人對自然景物和友情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