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李翰林游池上有寄 / 作者:吳融 |
花飛絮落水和流,玉署詞臣奉詔游。
四面看人隨畫鹢,中流合樂起眠鷗。
皇恩自抱丹心報,清頌誰將白雪酬。
不為禁鐘催入宿,前峰月上未回舟。
|
|
聞李翰林游池上有寄解釋: 聞李翰林游池上有寄
花飛絮落水和流,
玉署詞臣奉詔游。
四面看人隨畫鹢,
中流合樂起眠鷗。
皇恩自抱丹心報,
清頌誰將白雪酬。
不為禁鐘催入宿,
前峰月上未回舟。
譯文:
聽說李翰林在游玩池塘上,我有一番寄語:
花瓣飄落落入流水中,樹上的絮也隨風飄舞。
翰林詞臣受到御旨,受命游玩。
四周看著人們跟著畫中的鶴,中央的水面上有歡樂的呢喃聲。
皇恩受到保護者心中的堅定信念作為回報,
誰能用清雅的贊美來回報這一片雪白的飛雪?
并不是禁鐘催促我們回去,我們仍未回舟,月亮已經升到前面的山峰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吳融寫給李翰林的一首贊美詩。詩人表達了對李翰林被任命游玩池塘的贊賞之情。
詩人通過描寫花瓣和樹上的絮在水中飄蕩的畫面,展現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寧靜。他通過描述李翰林受到皇帝的任命,代表了李翰林的才學和品質受到重視和賞識。
詩中的“四面看人隨畫鹢,中流合樂起眠鷗”表達了李翰林的游玩場景,周圍的人緊跟著畫上的鶴,水面上則有歡樂的聲音。
最后兩句“皇恩自抱丹心報,清頌誰將白雪酬。不為禁鐘催入宿,前峰月上未回舟。”寫出了詩人對李翰林忠誠的贊美之情,并且表達了詩人自己不因禁鐘催促而放棄欣賞美景的心境。
整首詩以李翰林游池上的畫面為切入點,通過描寫景色和表達情感來贊美李翰林的才華和品質,同時也展示了詩人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