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鶯 / 作者:吳融 |
日落林西鳥未知,自先飛上最高枝。
千啼萬語不離恨,已去又來如有期。
慣識江南春早處,長驚薊北夢回時。
謝家園里成吟久,只欠池塘一句詩。
|
|
鶯解釋: 《鶯》是唐代詩人吳融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鶯鳥在日落時還不知飛向何處,它會自己先飛上最高的樹枝。千般啼叫和萬種語言都離不開它的哀怨,它離去了又會按期回來。它熟悉江南春天的早晨,卻常被薊北的夢驚醒。在謝家園里吟唱已經有很長時間,只欠下池塘一句詩。
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鶯鳥的觀察和感悟。鶯鳥在夕陽下不知道要飛向何處,但它卻在最高的樹枝上先行一步,給人一種勇往直前的感覺。鶯鳥的啼叫和鳴叫是它表達內心感受的方式,而這些感受都與悲傷和哀怨密不可分。鶯鳥會離去,但它也會按時回來,這種周期性的離去和歸來也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延續和循環。詩人通過鶯鳥的形象,描繪出了生活中的變遷和往復的心境。
詩詞中還出現了江南和薊北兩個地名,江南代表著春天的生機和美好,而薊北則代表著冬天和遙遠的夢境。詩人熟悉江南的春天,但他的夢境卻常常受到北方的影響,這種對比使詩詞的意境更加豐富。
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描寫細膩,展示出鶯鳥的自由和堅韌,詩人借此抒發了自己對生活和創作的思考和期望。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于鶯鳥、江南和夢境的向往和迷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