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陸拾遺題諫院松 / 作者:吳融 |
落落孤松何處尋,月華西畔結根深。
曉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宮墻百雉陰。
野鶴不歸應有怨,白云高去太無心。
碧巖秋澗休相望,捧日元須在禁林。
|
|
和陸拾遺題諫院松解釋: 《和陸拾遺題諫院松》是一首唐代吳融創作的詩詞。在這首詩中,吳融用美麗的語言描繪了一棵高大的松樹。詩意深邃,給人以思考和啟發。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孤獨高大的松樹在哪里能找到?
月光灑在松樹的西邊,它的根系深深地扎進土地。
黎明時分,松樹葉上結著三清的露水,
傍晚時分,松樹像宮墻般籠罩在濃密的雉樹陰影中。
野鶴沒有歸來,可能是有著怨恨之情,
白云高高飄起,仿佛沒有任何牽掛。
碧巖和秋澗再也不能彼此注視,
捧日的太陽還必須在封禁的林木間升起。
這首詩詞運用了藝術手法,通過描繪一棵高大的松樹,表達了一種孤獨、高遠、無欲無求、寂寞的意境。詩中的松樹高聳入云,象征堅強和崇高的品質,給人一種自傲而獨立的感覺。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種禪思的情感,讓人感受到生命與自然的平衡。
吳融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和隱喻,展現了松樹的形象和特點,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詩字句簡練、質樸,意境深遠,給讀者帶來了思考和沉思的空間。
總之,《和陸拾遺題諫院松》以自然景物為切入點,以樸素的語言表達升華出了深層的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具有高度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的唐詩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