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潼關 / 作者:吳融 |
重門隨地險,一徑入天開。
華岳眼前盡,黃河腳底來。
飛軒何滿路,丹陛正求才。
獨我疏慵質,飄然又此回。
|
|
出潼關解釋: 《出潼關》是唐代吳融創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從潼關出發的壯美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該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重門隨地險,一徑入天開。
華岳眼前盡,黃河腳底來。
飛軒何滿路,丹陛正求才。
獨我疏慵質,飄然又此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從潼關出發的壯麗景色和他的心情。詩中描述了重重大門緊閉,周圍地勢險峻,但只有一條小徑通向天空,象征著人們在面對困難和險阻時仍要堅持追求夢想。華山宏偉的景色在眼前盡收眼底,黃河在腳下流過,表達了山川的壯麗和自然的宏偉之美。洋洋四面的馬車行駛在寬廣的道路上,象征著人們的壯志豪情和不斷奮斗的精神。院中丹陛上正期待著有才能的人前來,以為國家的事業作出貢獻。而作者獨自一人,不諳世事,游蕩而歸。
賞析:
這首詩以幾個簡短的意象,勾勒出了壯美景色和人物的形象。作者通過描繪山川、河流和馬車行駛的景色,展示了壯麗和宏偉之美,同時抒發了自己悠閑無憂的心情。詩詞的韻律流暢,意象鮮明,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詩通過景物描寫,表達了追求夢想和奮斗的精神,同時也展示了作者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