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夜有寄 / 作者:吳融 |
月上簟如水,軒高簾在鉤。
竹聲寒不夏,蛩思靜先秋。
偶得清宵興,方知白日愁。
所思何處遠,斜漢欲低流。
|
|
夏夜有寄解釋: 《夏夜有寄》是唐代詩人吳融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夏夜的月光灑在席上,如同水面一般明亮;
高臺的窗簾掛著鉤子;
竹子輕柔的聲音透出寒意,并不像夏天;
蛩蟲的鳴叫帶著思考的安寧,好像早秋的靜謐;
偶然間依然保持著清醒的夜晚,才會體會到白日的愁苦;
想起的人在何處,好像天邊的斜月即將沉落。
詩意:
這首詩以夏夜的靜謐和月光為背景,抒發了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失落之情。月亮的明亮如水、窗簾的掛鉤、竹子的聲音和蛩蟲的鳴叫都形成了一幅夏夜的畫面,詩人以此來表達他內心的思考和愁苦。詩人感慨自己在白天并不真正體會到內心的痛苦,只有在夜晚的清醒時刻才能感受到,他思念的人又在何方,好像斜月快要沉落了。
賞析:
《夏夜有寄》以夏夜的寂靜和月光作為背景,通過描繪生活細節和表達內心的情感來抒發詩人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描繪,如月光如水、窗簾掛鉤、竹子聲音和蛩蟲鳴叫等,通過這些畫面描寫,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表達力。詩人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思念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夜晚時容易表達內心感受的觸發。整首詩寫景唯美,情感真摯,給人以靜謐和思考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