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諷 / 作者:吳融 |
世路升沉合自安,故人何必苦相干。
涂窮始解東歸去,莫過嚴光七里灘。
|
|
自諷解釋: 《自諷》是一首唐代詩歌,由吳融創作。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世事變化中以及與故人相聚時的感受。
詩中的“世路升沉合自安”指出人們在世事變遷中都有失落和獲得,但詩人安于自己的處境。他認為不必過于苦惱和追求人世間的榮華富貴,而應以平靜的心態對待。
“故人何必苦相干”表達了詩人對于與故人的交往的淡定態度。他認為與故人相見的時刻也不必過分擔憂,因為一切都會順其自然地發展。
“涂窮始解東歸去”是說詩人初次登上了東歸的船只,意味著他從對人生的迷茫和困頓中找到了出路。這里的“涂窮”指的是詩人過往的境況艱難窘迫,而“東歸”則代表著重新回歸到正確的道路上。
最后兩句“莫過嚴光七里灘”指的是一個地名,嚴光七里灘。這句話暗示著詩人并不期望在名利場上獲得太多的成就和成功,他更愿意超越這些表面光鮮的東西。
總的來說,《自諷》這首詩傳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深思熟慮。他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變化和悲歡離合,而他希望能以平和的心態觀察和處理這一切。他認為真正的自在和快樂不是通過追求功名利祿,而是在于內心的寧靜與淡然面對一切。這首詩體現了唐代詩歌的特點,既有社會現實的關注,又有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