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讓 / 作者:吳融 |
韓魏同謀反覆深,晉陽三板免成沉。
趙衰當面何須恨,不把干將訪負心。
|
|
豫讓解釋: 《豫讓》是唐代詩人吳融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深遠,表達了忍辱負重、堅持正義的主題。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描述了一個歷史事件,談到了韓魏兩國聯合謀反,但最終失敗而被處死,晉陽三板指的是這次事件中被斬首的人。詩人吳融在這首詩中提到了趙衰,他是當時的朝廷官員,觸怒了皇帝被貶為庶人。詩人以趙衰為典型,反問道:為何要對趙衰懷恨呢?當時情勢所迫,他無法抗拒權力,也沒有辦法改變韓魏兩國非法行為。因此,詩人沒有將怨恨歸咎于趙衰,反而提到了干將。
干將則是受韓魏兩國使喚的鐵匠,他為兩國打造了一把無堅不摧的兵器。詩詞最后一句“不把干將訪負心”意味著詩人并不想去怨恨顧及上面的卑鄙之徒,而是希望能夠找到韓魏兩國使喚鐵匠干將,讓他對自己內心的背叛負責。
整首詩詞飽含了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與思考,詩人借助歷史背景和人物描繪出了人性的復雜和不易擺脫的困境。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忍辱負重的品質和對正義的向往。
這首詩詞喚起人們對于歷史悲痛經歷的回憶,展示了人們在困境中繼續追求公正和正義的決心。它提醒人們對于權力和背叛的警惕,表達了詩人對于真實的渴望和對于深陷困境中的個體的同情。整首詩意深遠,字字用心,堪稱唐代詩詞中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