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蟬 / 作者:吳融 |
夏在先催過,秋賒已被迎。
自應人不會,莫道物無情。
木葉縱未落,鬢絲還易生。
西風正相亂,休上夕陽城。
|
|
聞蟬解釋: 《聞蟬》是唐代吳融創作的一首詩。詩里描繪了夏天的轉變為秋天,人們對此毫不知覺,但這種變化并不意味著自然界是不感情的。
木葉縱然還未落下,人的鬢絲已經開始變白。西風吹亂著樹葉,夕陽逐漸升起。這首詩以一種平淡而冷峻的筆觸揭示了時間流轉、自然變化和人生的無常。
詩中的“物無情”是對人們對自然演變的無知和麻木不仁的一種批評。它著重強調了時間的無情流逝和人類對此的無所覺知,使人們對生命的短暫和變幻無常不安。
中文譯文:
夏天已經過去,秋天已經來臨。
人們并不明白,物事并非沒有情感。
盡管樹葉還沒有落下,但人們的頭發已經變白。
西風吹亂了一切,夕陽升起。
我不上夕陽的城市。
這首詩著重描繪了時間和自然的無情流轉,以及人們對此缺乏覺知的問題。作者通過對季節變化和自然界的描述,傳達了人們對時間的無感和對生命的短暫性的思考。這首詩詞給人的印象是平靜而內斂,透露著一種無法言傳的哀傷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