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坤維軍前寄江南弟兄 / 作者:吳融 |
二年征戰劍山秋,家在松江白浪頭。
關月幾時干客淚,戍煙終日起鄉愁。
未知遼堞何當下,轉覺燕臺不易酬。
獨羨一聲南去雁,滿天風雨到汀州。
|
|
坤維軍前寄江南弟兄解釋: 《坤維軍前寄江南弟兄》
(譯文)
兩年征戰在劍山秋,
我家在松江白浪頭。
月亮幾時能干盡客人的淚,
守軍的煙火連綿起鄉思。
不知遼堞何時攻下,
我轉覺得燕臺難以報答。
只羨悲鳴南飛的雁,
穿越滿天的風雨來到汀州。
(詩意)
這首詩由唐代的詩人吳融創作,他身在坤維軍,在劍山秋天進行著兩年的征戰。詩人思念自己家鄉松江的景色,特別是白浪頭,對月亮時而干燥客人的淚水表示了無法預料的憂傷之情。同時,他感嘆守軍連綿起來的煙火勾起了對家鄉的思念。詩人不知道什么時候遼堞(指遼東地區的堡壘)會被攻陷,也感到燕臺(指遼東地區)難以報答。他羨慕南飛的雁發出的悲鳴聲,它們穿越風雨來到汀州,展示了詩人對家鄉的思戀之情。
(賞析)
這首詩高度凝聚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通過描寫征戰的景象和對家鄉的懷念,詩人表達了對親人和故土的眷戀以及對邊境生活的不安。
詩人用悲鳴南飛的雁作為情感寄托,表達了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并將自己與這些雁聯系起來,強調了他作為南方人在邊境服役時的辛酸。整首詩憑借鮮明的形象和流暢的句子,將軍營中的士兵與他們對家鄉的思念聯系起來,呈現了一種戍邊生活的苦澀和無奈。
此外,詩人通過描述月亮干燥客人淚水的情景,表達了自己對戰爭的痛苦和對家人的思念。這一情感的描繪加深了整首詩的感人程度。
《坤維軍前寄江南弟兄》是一首充滿感情的邊塞詩,展示了詩人作為一個戍邊士兵的內心世界。詩中描繪的戰爭和思鄉的情景深深觸動了人們的心靈,使我們感受到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以及對家鄉滋生的鄉愁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