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京中親友書,訝久無音耗,以詩代謝 / 作者:吳融 |
退閑何事不忘機,況限溪云靜掩扉。
馬頰浪高魚去少,雞鳴關險雁來稀。
無才敢更期連茹,有意兼思學采薇。
珍重故人知我者,九霄休復寄音徽。
|
|
得京中親友書,訝久無音耗,以詩代謝解釋: 得京中親友書,訝久無音耗,以詩代謝
退閑何事不忘機,況限溪云靜掩扉。
馬頰浪高魚去少,雞鳴關險雁來稀。
無才敢更期連茹,有意兼思學采薇。
珍重故人知我者,九霄休復寄音徽。
中文譯文:
終得京城的親友寄來的書信,讓我吃驚地發現已經很久沒有音耗了,于是用詩來回復。
退閑何事不忘機,況且只能守在靜謐的溪云之間,閉上大門。
馬頰上波浪高漲,魚兒越來越少,雞鳴聲更加稀少,關隘雜險,雁兒也越來越少。
雖然沒有才華,也敢和他們約定,有心思也想學習采薇的技巧。
珍惜那些真正了解我的老友,但請不要再寄來音徽了,讓它們停在九霄之上,不要再寄送給我了。
詩意和賞析:
這是唐代詩人吳融的一首詩。詩人以“以詩代謝”的方式回復久未得音的京中親友,表達了他對友誼的珍視和感激之情。全詩妙用典故、對比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及情感表達,給讀者以深思。
詩人深感憂傷,因為已經很久沒有收到京城的親友來信。于是他用詩歌來回復,以表達自己對友誼的珍視和對久未得音的感激之情。接下來的幾句,詩人用生動的形象描繪了自己的生活狀態。他感慨地說,自己只能退閑守在靜謐的溪云之間,閉上大門。形容了自己的生活處境十分寂寞和孤獨。后面的兩句則通過描繪馬頰上波浪高漲、雞鳴聲罕有,以及魚兒越來越少和雁兒的減少來構造了對比,形象地表達了外界環境的艱苦和冷清。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雖然沒有才華,但還是敢于和京中親友期約,與他們保持聯系,并想通過學取自然現象中的智慧,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識和修養。最后一句中,詩人表達了對那些真正了解自己的親友的珍重之情,但也告訴他們,不必再寄信給自己了,讓它們停留在九霄之上,不再寄送給自己。這句話意味著詩人的離別和遺憾,雖然感激友誼,但也暗示著別離之情。
整首詩憑借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對情感的表達,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渴望友誼的心情,同時也表現出對美好的向往和對逝去的懷念。通過詩人的感慨和情感的表達,讀者可以感受到唐代社會中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體驗,感受到時間的流轉和友誼的珍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