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中宜茯苓寄李諫議 / 作者:吳融 |
千年茯菟帶龍鱗,太華峰頭得最珍。
金鼎曉煎云漾粉,玉甌寒貯露含津。
南宮已借征詩客,內署今還托諫臣。
飛檄愈風知妙手,也須分藥救漳濱。
|
|
病中宜茯苓寄李諫議解釋: 病中宜茯苓寄李諫議
千年茯菟帶龍鱗,太華峰頭得最珍。
金鼎曉煎云漾粉,玉甌寒貯露含津。
南宮已借征詩客,內署今還托諫臣。
飛檄愈風知妙手,也須分藥救漳濱。
詩詞的中文譯文:
千年的茯苓寄托了龍的鱗片,太華山峰上采得最珍貴。
用金鼎清晨煎熬,云霧彌漫中慢慢變成珍珠粉末,玉瓶冷藏中含有滋潤之露。
南宮已經向征詩客借用,內署現在托付給了一位諫議官。
飛檄傳遞迅速而有效,知道醫術的人應該分發藥物來救助漳濱病區。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吳融寫給李諫議的一首寄托之作。詩中描繪了茯苓這種藥材的珍貴和治療作用,以此喻李諫議的才能和責任。茯苓在中國古代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藥材,能夠治療多種疾病,而詩中的茯苓更帶有龍的鱗片,象征著其珍貴程度。整首詩以茯苓和藥物來隱喻李諫議的能力和責任,呼吁他以自己的才華和智慧來拯救漳濱的病患。
賞析:
這首詩以茯苓和藥物的形象來隱喻李諫議的才能和責任,把他比作一個拯救病患的妙手。詩中用到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如茯苓帶龍鱗和金鼎煎煮成的珍珠粉末,使詩歌更具有生動感和藝術性。通過這種隱喻手法,詩人表達了對李諫議的贊美和期望,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治療病患的關切和思考。
整首詩簡練而有力,語言流暢,押韻工整,給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覺。通過藥物的形象隱喻,將整個詩篇貫穿起來,展示了作者對李諫議的仰望和祝愿。詩人以藥物的形象來表達自己對諫議官李諫議的期望,寓意深沉,字里行間流露出醫者仁心的情懷。整首詩意味深長,是一首優美的寄托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