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汴上觀 / 作者:吳融 |
九曲河冰半段來,嚴霜結出勁風裁。
非時已認蟬飄翼,到海須憂蚌失胎。
千里風清聞戛玉,幾人東下憶奔雷。
殷勤莫礙星槎路,從看天津弄杼回。
|
|
汴上觀解釋: 《汴上觀》是唐代吳融創作的一首詩詞,主要描繪了寒冷的冬天汴河上的景象。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九曲河冰半段來,嚴霜結出勁風裁。
非時已認蟬飄翼,到海須憂蚌失胎。
千里風清聞戛玉,幾人東下憶奔雷。
殷勤莫礙星槎路,從看天津弄杼回。
詩意和賞析:
《汴上觀》通過描繪冬季汴河上的景象,展現了凜冽寒風的氛圍和自然力量的威嚴。
詩的開頭描述了九曲河冰的現象,冰半段來,嚴霜凝結形成勁風,讓人感受到冬季的寒冷和威嚴。接著,詩中提到蟬,昭示著時序的錯亂,非時已認蟬飄翼,暗示著冬天的到來。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海洋,表達了冬季的嚴寒對生命的威脅。蚌失胎的暗喻表達了生命的脆弱和不易發展的艱辛。
然后,詩中出現了千里風清的景象,形容了冬天風的寒冷和清新,聞戛玉暗指冬天風聲清脆如玉的質感。幾人東下憶奔雷則是作者回憶起春雷的聲音和活力,與寒冷的冬天形成對照。
最后,詩中呼喚著殷勤莫礙星槎路,從看天津弄杼回,表達了對春天到來的期盼和希望,認為雖然冬天寒冷,但春天一定會到來。天津弄杼的比喻描繪了春天的繁榮和活力。
整首詩通過冬天汴河上的景象,表達了寒冷的冬季帶來的威嚴和壓迫感,同時又描繪了對春天的期盼和希望,表達了對生命力量的敬重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