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澠池書事 / 作者:吳融 |
澠池城郭半遺基,無限春愁掛落暉。
柳渡風輕花浪綠,麥田煙暖錦雞飛。
相如忠烈千秋斷,二主英雄一夢歸。
莫道新亭人對泣,異鄉(xiāng)殊代也沾衣。
|
|
過澠池書事解釋: 詩詞《過澠池書事》是唐代詩人吳融所作,描寫了澠池城郭殘破、春愁落日的景象。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澠池城郭已經(jīng)破敗不堪,春愁負于夕陽。
柳樹在渡口搖曳,花浪綠澄澈。
麥田散發(fā)著煙氣,彩鳥自由飛翔。
相如的忠烈流傳千秋,二位君主英勇之夢已歸去。
不要說新亭的人們對泣,異鄉(xiāng)殊代同樣受到了蒙塵的影響。
詩意:
《過澠池書事》通過對澠池城池的描繪,將身世凋敝的感覺與澠池的景觀進行了結(jié)合。詩中以澠池為背景,展現(xiàn)了作者對城池的凄涼與景物的美好的矛盾感受。他將觀察到的柳樹、花浪、麥田和彩鳥,與歷史上的英雄相如和君主聯(lián)系在一起,表達了他對過去輝煌的回憶,并借此對現(xiàn)實的失落和不滿進行了抒發(fā)。
賞析:
《過澠池書事》通過對澠池城郭的描寫,展現(xiàn)了作者對城市的凄涼和凋敝之感。詩中的景物描寫簡潔而準確,讓讀者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落日余暉和清風習習的景象。通過澠池的景物,作者抒發(fā)了自己對過去繁華的懷念和對現(xiàn)實沉淪的不滿之情。
詩中的相如和君主既是歷史人物,也可視為一種象征。相如代表了忠誠和堅持,君主代表了英勇和夢想。他們在詩中以忠烈和英雄的形象出現(xiàn),傳達給讀者一種對過去輝煌的向往和對現(xiàn)實蒼涼的思考。作者在最后兩句詩中表示,新亭的人們不必對泣,因為異鄉(xiāng)殊代同樣受到了蒙塵的影響。這里可以看出,作者通過澠池的景物和歷史人物的闡釋,試圖表達個人的感慨和社會的不公。整首詩以簡潔典雅的語言,通過描寫景物和抒發(fā)情感的方式,給人一種抑郁而深沉的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