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中作 / 作者:張九齡 |
湘流繞南岳,絕目轉青青。
懷祿未能已,瞻途屢所經。
煙嶼宜春望,林猿莫夜聽。
永路日多緒,孤舟天復冥。
浮沒從此去,嗟嗟勞我形。
|
|
湘中作解釋: 湘中作
湘流繞南岳,絕目轉青青。
懷祿未能已,瞻途屢所經。
煙嶼宜春望,林猿莫夜聽。
永路日多緒,孤舟天復冥。
浮沒從此去,嗟嗟勞我形。
中文譯文:
湘中,在南岳周圍流動的水流,美麗得讓人目不轉睛。
懷著愧疚的心情,卻無法懷祿已去,我一次次眺望著前方的道路。
煙霧籠罩的島嶼是享受春天的理想之地,林中的猿猴在夜晚里不再叫聲嘹亮。
日子過多了,道路綿延不絕,孤舟在天空中漂泊無定。
浮沒在沉浸中,從此離去,我自嘆弗及,辛苦地保持著我的形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湘江為背景,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情感和對旅途的感慨。湘流繞南岳,給人一種令人陶醉的美景,作者感慨不已,心中充滿愧疚之情。他懷著愧疚的心情,卻無法擺脫這對祿位的思念,不斷地眺望前方的道路。煙霧籠罩的島嶼是春天的理想之地,而林中的猿猴在夜晚里不再發出聲音,給人一種荒涼的感覺。日復一日,道路綿延不絕,孤舟在天空中漂泊無定,給人以無助的感覺。最后,作者感嘆自己形神俱疲,浮沒在沉浸之中,從此離去。整首詩以湘江景色為背景,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勞累,抒發了他對旅途的感慨和對過去的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