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巡屬縣道中作 / 作者:張九齡 |
春令夙所奉,駕言遵此行。
途中卻郡掾,林下招村氓。
至邑無紛劇,來人但歡迎。
豈伊念邦政,爾實在時清。
短才濫符竹,弱歲起柴荊。
再入江村道,永懷山藪情。
矧逢陽節獻,默聽時禽鳴。
跡與素心別,感從幽思盈。
流芳日不待,夙志蹇無成。
知命且何欲,所圖唯退耕。
華簪極身泰,衰鬢慚木榮。
茍得不可遂,吾其謝世嬰。
|
|
巡屬縣道中作解釋: 詩詞《巡屬縣道中作》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天早已奉上令,駕馭言語執行。
途中遇見郡掾,林下邀請村民。
到達城邑平靜無事,來人都熱情地歡迎。
他是否念及邦國政務,你實際上正身處清明時代。
我才淺薄,只會隨便寫寫符咒,年少時開始擺弄柴荊。
再次進入江村道路,永遠懷有對山林的感情。
尤其是遇到陽節獻上,默默聆聽時禽鳴。
我離開了繁華的場景,感觸源自幽深的思慮。
享譽不久,志向始終未達成。
明白命運又有何求,所追求的只是退而務農。
華麗的冠冕已經失去了威嚴,衰老的鬢發慚愧木頭的光彩。
只要得不到所愿,我寧愿謝絕世間束縛。
這首詩意味深長,表達出作者的心境及對現實的思考。作為唐代的張九齡,他通過描述自己作為巡視縣道官員的經歷,展示了他對政治事務的思考和感慨。他對當地人民的熱情接待感到高興,但也提到自己是否關心國家大事,更多地是享受清靜的時光。他自謙自己的才能,以及自己的追求未能實現,抒發了對命運和人生的思考。最后,他表達了自己寧愿放棄追求而回歸田園生活的態度。這首詩表現出作者對于政治現實的厭倦,以及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向往。整體而言,這首詩寄托了作者對于人生的追求和對內心世界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