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 作者:張九齡 |
設險諸侯地,承平圣主巡。
東君朝二月,南旆擁三辰。
寒出重關盡,年隨行漏新。
瑞云叢捧日,芳樹曲迎春。
舞詠先馳道,恩華及從臣。
汾川花鳥意,并奉屬車塵。
|
|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解釋: 詩詞《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由唐代張九齡創作。該詩描述了險峻的諸侯地被平定之后,圣明的皇帝親自巡視南方的景象。整首詩以春天的氣息和景色來象征著和平和繁榮的時代,表達了對君王的敬愛和對國家的繁榮的祝福。
詩意:
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細致的筆觸描繪了皇帝巡游南方的盛況。通過描述春天的景象,如瑞云和芳樹,以及表達對皇帝恩澤和對國家繁榮的謳歌,彰顯了作者對君王的敬愛和對國家的繁榮的期盼。
中文譯文:
奉陪皇帝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在險峻的諸侯地上,順應圣明的制度,圣明的皇帝與兩位相國一同南巡。
東方的朝陽在二月升起,皇帝的旗幟飄揚著三個辰星。
嚴寒的塞關被完全地穿越,歲月也隨著行程而不知不覺地更新。
祥云編成垂捧太陽的景象,芳樹彎腰向春天致敬。
舞蹈和歌唱留在道路上先馳而去,君王的恩澤照耀眾臣。
汾川的花鳥也感受到這份喜悅,它們迎風而舞,送行君王。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皇帝巡游的描述,將和平盛世的美好和君王的仁德相結合。詩中以春天的氣息來象征著和平和繁榮,表達了對皇帝的敬愛和對國家的繁榮的祝福之情。整首詩運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和典型的景物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和平世界的美好和希望。同時,詩人對皇帝的行程和贊美也體現了對君王的敬仰和忠誠。這首詩既是對皇帝的贊美,也是對和平時代的祝福,具有濃郁的政治意味和文化內涵。詩人通過將自然景色與君王崇高的地位相結合,展示了唐代朝廷和文化的榮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