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祠紫蓋山經玉泉山寺 / 作者:張九齡 |
指途躋楚望,策馬傍荊岑。
稍稍松篁入,泠泠澗谷深。
觀奇逐幽映,歷險忘嶇嶔。
上界投佛影,中天揚梵音。
焚香懺在昔,禮足誓來今。
靈異若有對,神仙真可尋。
高僧聞逝者,遠俗是初心。
蘚駁經行處,猿啼燕坐林。
歸真已寂滅,留跡豈湮沉。
法地自茲廣,何云千萬金。
|
|
祠紫蓋山經玉泉山寺解釋: 祠紫蓋山經玉泉山寺
指途躋楚望,策馬傍荊岑。
稍稍松篁入,泠泠澗谷深。
觀奇逐幽映,歷險忘嶇嶔。
上界投佛影,中天揚梵音。
焚香懺在昔,禮足誓來今。
靈異若有對,神仙真可尋。
高僧聞逝者,遠俗是初心。
蘚駁經行處,猿啼燕坐林。
歸真已寂滅,留跡豈湮沉。
法地自茲廣,何云千萬金。
詩詞中文譯文:
在紫蓋山祠內經過玉泉山寺,
指引著路,在途中攀爬望著楚國山,
策馬行進,靠近茂密的荊棘山坡。
稍稍邁入松篁之中,澗谷水澤清涼幽深。
看到奇景隨之變幻,歷經險峻,卻忘記了艱險和陡峭。
向上界投出佛的光影,向中天揚起梵音。
焚燒香燭懺悔過去的過錯,禮拜充分發誓追尋當下的信仰。
神秘的事物仿佛對有回應,真的可以找到仙人。
高僧們聽聞逝者的消息,離開俗世,心懷初心。
經行的地方長滿了青苔,猿猴啼叫,燕子在林間安坐。
歸向真實已經靜默寂滅,留下的痕跡豈能湮沒。
法儀之地自此廣闊,何需千萬金錢的財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登臨祠紫蓋山,經過玉泉山寺時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描寫山水景色和宗教氛圍,抒發了對自然之美和信仰之重的贊美和思考。
詩中的山水描寫十分細膩,以形容詞和動詞混合運用,使得詩人的所見所感更加生動。從指點迷津的過程,到進入茂密的山林,再到觀賞奇景和佛影,詩人將自然景色描繪得栩栩如生。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險阻的克服和對歷史的臆想,使得詩詞更具故事性和深度。
在詩中,詩人通過焚香懺悔、禮拜發誓等宗教儀式,表達了對過去的悔過和對未來信仰的堅定。詩人同時也表達了一種尋找靈異和神仙的愿望和對高僧們的敬仰,展示了人類永恒的思考和探索。
最后,詩詞以一種宏大的語氣,贊美了法地之廣闊和其價值的超越金錢的意義。
總之,這首詩通過精致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展現了詩人的感悟和對信仰的追求,同時也凝聚了唐代文人的情感和對自然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