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內閑齋 / 作者:張九齡 |
郡閣晝常掩,庭蕪日復滋。
檐風落鳥毳,窗葉掛蟲絲。
拙病宦情少,羈閑秋氣悲。
理人無異績,為郡但經時。
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茲。
|
|
郡內閑齋解釋: 《郡內閑齋》是唐代張九齡的一首詩詞。譯文如下:
郡閣晝常掩,庭蕪日復滋。
檐風落鳥毳,窗葉掛蟲絲。
拙病宦情少,羈閑秋氣悲。
理人無異績,為郡但經時。
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茲。
詩意:《郡內閑齋》描寫了作者在郡內的閑居生活。詩中表達了作者對官僚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的向往之情。詩詞的意境清雅,抒發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現實的無奈。
賞析:整首詩以郡內閑齋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寧靜雅致的生活場景。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了郡閣掩映的景象,表現了閑居的寧靜和幽靜。庭蕪日復滋,檐風落鳥毳,窗葉掛蟲絲,細節描寫中透露出一種自然的生態和寧靜的環境。詩中所寫的如斯景象,清幽祥和,展示了作者與世無爭的心態。
下半部分,則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對自由的追求。拙病宦情少,羈閑秋氣悲,寫出了作者身體上的不適與心情的郁悶。理人無異績,為郡但經時,說明作者對仕途成就不報太多期待。而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茲,則表現出詩人對自由、放浪和隨性之事的向往。詩人秉持的是一種瀟灑的心態,他傾向于放棄功名利祿,去追尋自己內心真實的愿望。
整首詩以簡潔、清幽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閑居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凸顯了對自然和自由的追求。通過描寫淡泊的閑居和對現實生活的失望,展示了詩人內心真摯的情感和獨立思考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