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黃門盧侍御詠竹 / 作者:張九齡 |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無玄月變,聲有惠風吹。
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
鳳凰佳可食,一去一來儀。
|
|
和黃門盧侍御詠竹解釋: 《和黃門盧侍御詠竹》是唐代詩人張九齡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無玄月變,聲有惠風吹。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竹子的形態和神韻。竹子修長挺拔,像是在紫色的空中飄垂;竹葉茂密豐盛,像是枝干上掛滿了細膩的翠綠花朵。竹色永遠不會隨著月光的變化而改變,而竹子的音響則仿佛受到了和煦的風的吹拂。
賞析:這首詩通過對竹子的形態和特點的描繪,表現了竹子的清純、高潔和不受外在因素影響的特性。無論是竹子的色彩,還是它發出的聲音,都是獨立于外界的變幻之中。詩人通過這種表現,贊美了竹子所具有的高尚品質和人們對竹子的贊美之情。
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
鳳凰佳可食,一去一來儀。
詩意:這首詩最后的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竹子的進一步思考。在詩人看來,人們非常重視那些有高尚品德的人,而竹子恰好是具有這些品德的象征。另外,詩人也提到了鳳凰,將竹子與這神圣的鳥兒做了對比,鳳凰代表了帝王祥瑞和儀式的尊貴,而竹子則代表了虛心、謙遜和清雅。
賞析:通過將竹子與高尚的品德以及鳳凰這樣的神圣存在進行對比,詩人表達了竹子的獨特價值和美麗。竹子的美不僅僅在于它的形態和清雅之美,更在于它所象征的高尚品質。同時,詩人也在反思人們應該學習竹子的虛心和謙遜,才能得到真正的贊美和尊重。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竹子的描繪和贊美,表達了竹子獨特的美麗和高尚的品德。同時,詩人也通過對鳳凰和高尚人物的提及,進一步強調了竹子的價值和人們對竹子的贊美之情。整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竹子的魅力和人們對竹子的敬佩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