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蘇主簿赴偃師 / 作者:張九齡 |
我與文雄別,胡然邑吏歸。
賢人安下位,鷙鳥欲卑飛。
激節(jié)輕華冕,移官殉彩衣。
羨君行樂處,從此拜庭闈。
|
|
送蘇主簿赴偃師解釋: 中文譯文:
送蘇主簿赴偃師,
我與文雄別,胡然邑吏歸。
賢人安下位,鷙鳥欲卑飛。
激節(jié)輕華冕,移官殉彩衣。
羨君行樂處,從此拜庭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張九齡所作,描寫的是送蘇主簿赴偃師的場景。
首先,詩人自己與蘇主簿別離后,回歸到平凡的邑吏生活中。在這個過程中,詩人注意到賢人們寧愿退位讓賢,而不愿意如鷙鳥一般低飛。這里的賢人可能指的是被貶謫的官員,他們在面臨困境時仍然保持節(jié)操和尊嚴。而鷙鳥則象征著勇敢自由的精神。
接著,詩人以自己將華冠換成節(jié)衣葬送蘇主簿的形象,表達了對賢人的崇敬和對清廉正直的追求。華冠和彩衣是官員們的標志,但詩人愿意拋棄這些虛榮的身份和權利,并選擇了與賢人一樣節(jié)儉樸素的衣著。
最后,詩人在送別蘇主簿的過程中,羨慕他能在庭闈宴樂的場合享受自在。庭闈是指帝王的宗廟,宴樂是指宴飲娛樂的場合。詩人用從此拜庭闈來表達自己對蘇主簿行樂的祝福和向他學習的決心。
通過描繪不同境遇下的人物形象,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達了對賢人節(jié)操的欽佩和追求,同時抒發(fā)了對朝廷權力的倦怠和對庸俗生活的退避。整首詩情感厚重,意境深遠,展示了詩人的高尚情操和立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