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侍郎迥秀薛長史季昶同賦得水字 / 作者:張說 |
漢郡接胡庭,幽并對烽壘。
旌旗按部曲,文武惟卿士。
薛公善籌畫,李相威邊鄙。
中冀分兩河,長城各萬里。
藉馬黃花塞,蒐兵白狼水。
勝敵在安人,為君汗青史。
|
|
送李侍郎迥秀薛長史季昶同賦得水字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李侍郎迥秀薛長史季昶同賦得《水字》
漢郡接胡庭,幽并對烽壘。
旌旗按部曲,文武惟卿士。
薛公善籌畫,李相威邊鄙。
中冀分兩河,長城各萬里。
藉馬黃花塞,搜兵白狼水。
勝敵在安人,為君汗青史。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張說創作的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李侍郎和薛長史季昶,詩中表達了對他們出使邊疆戰略要地、維護國家安全的贊美和祝福之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國家的邊疆地區,以及防御軍事要塞的景象。首先,提到漢郡接壯麗的胡族庭院,表示他們要去邊境地區;幽并則是指幽州與并州,暗示了邊境地區的廣闊和嚴峻;接下來的旌旗按部曲、文武惟卿士,描繪了整齊的軍隊陣容和他們對國家的忠誠。接著詩人稱贊薛公善于籌劃和管理,李相則威震邊境,表達了對他們能夠確保邊界安全的贊揚之情。詩中通過提到中冀分兩河、長城延伸到萬里,再現了邊境地區的遼闊和險要。藉馬黃花塞和搜兵白狼水則分別指代了邊境的一些地名,增加了詩歌的地域感。最后一句“勝敵在安人,為君汗青史”表達了對他們在保衛國家中取得勝利的祝愿。
整首詩以平穩的敘述方式展示了邊境地區的景象和人物,以及對他們的贊美和祝福之情。通過對邊疆的描繪,詩人表達出對國家的關切和對士兵們的敬意,同時也提醒人們邊境地區的重要性和艱辛。這首詩既是對士兵們的激勵,也是對國家強盛的期許,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