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漢南城嘆古墳 / 作者:張說 |
舊國多陵墓,荒涼無歲年。
洶涌蔽平岡,汨若波濤連。
上世千金子,潛臥九重泉。
松柏剪無馀,碑記滅罔傳。
葬于不毛地,咸謂楚先賢。
事盡情可識,使人心悵然。
|
|
過漢南城嘆古墳解釋: 《過漢南城嘆古墳》是唐代張說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過去了漢南城,對著古墓感嘆。
舊時的國家,有許多陵墓,荒涼無法計算年份。
浩浩湯湯像波濤,遮蓋了平岡。
上代的貴族子孫,都沉睡在深深的泉水之中。
松柏樹被剪得不剩一片,碑記也讓人難以傳承。
被葬在貧瘠之地上,人們稱他們?yōu)槌南荣t。
所有的歲月都已消逝,只有感慨和遺憾留下。
詩意:
《過漢南城嘆古墳》以一種悲涼的情懷描繪了古代的陵墓風(fēng)貌和先賢的命運(yùn)。詩人通過描寫古墓的荒涼和歲月的消逝,表達(dá)出對過去文明的敬佩和對先賢英靈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浩蕩的波濤和無盡的泉水來形容先賢的豐功偉績和沉寂無聲的墓地,使讀者在感嘆歲月如梭的同時,也喚起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珍視。
賞析:
《過漢南城嘆古墳》通過描繪古墓的景象,呈現(xiàn)了古代文化沉淀和人事消逝的景象。詩中寄托了詩人對歷史的敬仰和對先賢的懷念之情,表達(dá)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珍視和對歷史的思考。通過詩人的用詞描繪,讀者可以感受到古代陵墓的莊嚴(yán)和歲月的滄桑,引發(fā)共鳴和思考。整首詩詞以其簡練的語言和極富意象的描寫,展現(xiàn)了唐代文人對歷史的關(guān)注和對傳統(tǒng)文化的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