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侍宴武三思山第應制賦得風字 / 作者:張說 |
梁王池館好,曉日鳳樓通。
竹町羅千衛,蘭筵降兩宮。
清歌芳樹下,妙舞落花中。
臣覺筵中聽,還如大國風。
|
|
侍宴武三思山第應制賦得風字解釋: 《侍宴武三思山第應制賦得風字》是唐代張說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侍宴時的盛景,展示了壯麗的情景和氣氛。
中文譯文:
梁王池館美麗,晨曦映照鳳樓。竹子環繞著人行道,香氣彌漫在兩宮宴席。美妙的歌聲在芳樹下響起,靈巧的舞姿落在飛舞的花瓣中。身為臣子的我聽著宴席上的歌舞,仿佛回到了那大國的風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夸張和華美的語言描繪了侍宴武三思山的華麗景象。梁王池館和鳳樓都象征著豪華和富麗,充滿著貴族氣息。竹町羅千衛和蘭筵是作為宴會場所的環境裝飾,使得整個場景更加美麗。古代宴席通常會邀請美女以及才華橫溢的歌舞演員,這些細節揭示了宴會的盛大場面。
整首詩以詩人作為觀察者的角度,描繪了詩人身處其中的感受。詩人通過聽著筵中的歌聲和觀看花舞,仿佛回到了大國的風景。這種意象的表達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對宴會的熱愛和對大國風景的懷念之情。
這首詩通篇使用華麗辭藻和修辭手法,采用對偶和對仗的方式增強了詩的音韻美。通過這些手法的運用,詩人成功地創造了一個唐代宴會的場景,將讀者帶入了那個充滿盛大和絢麗的時空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