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一日過江赴荊州 / 作者:張說 |
春色沅湘盡,三年客始回。
夏云隨北帆,同日過江來。
水漫荊門出,山平郢路開。
比肩羊叔子,千載豈無才。
|
|
四月一日過江赴荊州解釋: 中文譯文:
四月一日過江赴荊州
沅湘的春色已經逐漸褪去,我作為客人在那里已經度過了三年時光,如今終于回來了。
夏天的云朵伴隨著北風一同漂流,我們盡在同一天過江而來。
江水淹沒了荊門,山勢平緩的郢路漸次展現。我與羊叔子并肩而行,想象那千百年以前是否就有像他這樣的才子。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張說所作,描述了他四月一日離別故鄉過江赴荊州的情景。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消逝、北風的吹拂、江水的漲溢和山勢的展開等具體景物,表達了自己離別家園的感受和對遠方的向往。同時,詩人借用歷史人物羊叔子的名字,暗示自己也希望能夠在長久的歲月中留下一點才華和印記。
賞析:
詩歌用較為直觀的意象描繪了四月一日過江的場景,使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內心的激動和對新征程的期待。詩人跨越江流,象征著他的內心得以升華和追求,而山勢平緩的郢路則展示了他前進的道路會相對平順。羊叔子被用作對自己才華的期許,詩人希望自己在千年之后也能被人記住。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希望和不屈的追求,展示了唐代詩人豪邁的氣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