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吹笛 / 作者:杜甫 |
吹笛秋山風月清,誰家巧作斷腸聲。
風飄律呂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
胡騎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
|
|
吹笛解釋:
詩詞中文譯文:
吹笛,秋山風月清,誰家巧作斷腸聲。
風飄律呂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
胡騎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描寫了吹笛者在秋山的風月之中,發出了悲切凄絕的笛聲。詩人通過對風月與音樂的描繪,表達對故園和舊時光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吹笛,秋山風月清”,描繪了秋山的景致,以及其中美麗的風月。接著提到“誰家巧作斷腸聲”,強調了吹笛者以其獨特的技巧演奏出令人心碎的笛聲。
下面兩句“風飄律呂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以音樂的角度來形容風和月亮的美妙之處,使得詩中的景物更加生動起來。
接下來,“胡騎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通過描述胡騎中宵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南方故鄉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露了他的愁緒之中有沉酣深思的詩興。
最后兩句“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詩人以楊柳搖落的景象來象征故園的變化和時光的流逝,同時表達了他在人生中的愁苦,以及他創作的詩曲源源不盡的力量。
整首詩通過獨特的描繪手法,傳達了詩人對故園和舊時光的眷戀之情,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時,通過將風月與音樂相結合,在笛聲中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愁苦,給人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