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無相寺 / 作者:李白 |
頭陀懸萬仞,遠(yuǎn)眺望華峰。
聊借金沙水,洗開九芙蓉。
煙嵐隨遍覽,踏屐走雙龍。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與從?
禪床今暫歇,枕月臥青松。
更盡聞呼鳥,恍來報(bào)曉鐘。
|
|
宿無相寺解釋:
《宿無相寺》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宿無相寺
頭陀懸萬仞,
遠(yuǎn)眺望華峰。
聊借金沙水,
洗開九芙蓉。
煙嵐隨遍覽,
踏屐走雙龍。
明日登高去,
山僧孰與從?
禪床今暫歇,
枕月臥青松。
更盡聞呼鳥,
恍來報(bào)曉鐘。
譯文:
在無相寺過夜
頭陀懸掛著萬丈高,
遠(yuǎn)眺望華山的峰巒。
借來金沙水一洗,
洗凈九重芙蓉花。
煙霧隨處游覽,
踏著木屐行走如雙龍。
明日要登上高山,
與山中的僧人一同前行?
禪床暫時(shí)休憩,
枕著明亮的月光躺在青松下。
聽到鳥兒的呼喚,
仿佛是它們在報(bào)告黎明的鐘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白在無相寺宿營的情景。無相寺是位于華山腳下的一座寺廟,頭陀指的是僧人,傳統(tǒng)上他們常以懸掛在空中的方式修行。詩人遠(yuǎn)眺華山的峰巒,心曠神怡。他借來金沙水,用它來洗凈身上的塵垢,仿佛是在凈化自己的心靈。九重芙蓉象征著塵世的紛擾,通過洗凈,詩人希望擺脫塵世的束縛。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在山間行走的情景,煙霧彌漫,仿佛隨處可見。他踏著木屐,行走如雙龍,展現(xiàn)了他自由自在的精神狀態(tài)。
最后兩句表達(dá)了詩人的禪意。他安靜地躺在青松下的禪床上,享受著寧靜的夜晚。他聞到鳥兒的呼喚,仿佛是鳥兒在報(bào)告黎明的鐘聲,象征著新的一天的到來。
整首詩以華山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與自然的交融,表達(dá)了詩人追求心靈凈化、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追求。同時(shí),詩人展示了對禪修與自然的融合,以及對寧靜與和諧生活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