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傷妓人董氏四首 / 作者:張說 |
董氏嬌嬈性,多為窈窕名。
人隨秋月落,韻入搗衣聲。
粉蕊粘妝簏,金花竭翠條。
夜臺無戲伴,魂影向誰嬌。
舊亭紅粉閣,宿處白云關。
春日雙飛去,秋風獨不還。
舞席沾殘粉,歌梁委舊塵。
獨傷窗里月,不見帳中人。
|
|
傷妓人董氏四首解釋: 《傷妓人董氏四首》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張說。
中文譯文:
董氏嬌嬈本性如花,多被人稱道窈窕之美。
當秋月落下時,她的韻律融入了搗衣聲。
她的粉蕊粘附在妝簏上,金花遮蓋了翠綠的裙扣。
夜晚她獨自站在臺上,無人陪伴,魂影傾向誰來寵愛。
舊亭里的紅粉閣臺,是她寄宿的地方。
春天兩者一同離去,而秋風獨自不再歸返。
舞席上殘留的粉花,堆滿了塵土。
獨自傷感地看著窗外的月光,卻看不到帳中的人。
詩意:這首詩詞主要描繪了賣藝女子董氏的命運和內心的寂寞感受。她以嬌媚動人之美而聞名,但在曲藝表演結束后,她往往是孤獨的。她的美麗和才藝只能出現在舞臺上,一旦退下舞臺,她就成了無人陪伴的孤魂野鬼。她的存在就像是一個被遺忘的影子,永遠看不到那個真實的內在人。
賞析: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董氏的悲苦命運。詩人通過對她嬌媚的形象、內心的寂寞和孤獨的描繪,傳達了對被社會邊緣化的群體的關注。同時,詩中的景物描繪也增加了詩詞的唯美感。整首詩情感飽滿,語言華麗,通過對細節的把握,給讀者帶來強烈的視覺和情感沖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