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州作 / 作者:張說 |
夜夢云闕間,從容簪履列。
朝游洞庭上,緬望京華絕。
潦收江未清,火退山更熱。
重欷視欲醉,懵滿氣如噎。
器留魚鱉腥,衣點蚊虻血。
發白思益壯,心玄用彌拙。
冠劍日苔蘚,琴書坐廢撤。
唯有報恩字,刻意長不滅。
|
|
岳州作解釋: 中文譯文:
夜晚夢見云闕間,從容地著裝整齊。早晨游覽洞庭湖上,遠望京城繁華消失。洶涌的江水還沒有平息,山上的火勢更加炙熱。沉重的嘆息使人欲醉,茫然無知讓人感到窒息。酒器中留有魚和鱉的腥味,衣服上染滿了蚊虻的血。白發讓我思考更多壯志,內心深奧的智慧卻讓我愈發笨拙。頭上的冠帽和劍斬浮苔蘚,琴書則被擱置不用。唯有報恩的字句,被刻意地長久不滅。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岳州的一連串夢境與觸動,表達出對流年逝去的思考和對世事的反思。作者通過描述夜夢、朝覽和對自身狀態的敘述,反映出了他對功利世俗之外的人情的思考以及對年華逝去和自身身心老化的感慨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唯美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流年逝去、對生活和社會深層意義的思考。詩中多次出現的景物和意象,如云闕、洞庭湖、江水和山火等,都與自然景觀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虛實結合的意象。同時,通過描繪自己的夢境和行蹤,作者將內心的寂寥和對人性的思考融入其中。
詩中出現的魚鱉腥味、蚊虻血跡和劍斬浮苔蘚等形象細節,使詩的意境更加豐富,同時也加深了對生活無常和歲月流轉的感慨。最后,作者在詩的結尾提到“報恩”的字句,強調了內心的一種信念與追求,顯示出作者對道義的不滅追求。
整體而言,這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意境,用細膩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流年消逝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現出深情、虛實結合的藝術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