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封泰山樂章·舒和 / 作者:張說 |
六鐘翕協六變成,八佾徜徉八風生。
樂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
|
唐封泰山樂章·舒和解釋: 《唐封泰山樂章·舒和》是唐代詩人張說的作品。該詩描述了封泰山時進行的盛大樂章舒和的場景。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六鐘翕協六變成,八佾徜徉八風生。
六鐘和諧同鳴,象征六變之音律;八佾舞蹈翩翩,象征八風之氣息。
樂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音樂奏九韶,使得人與神祗產生共鳴;美好的七德,使得天地清凈。
這首詩描繪了封泰山時隆重的樂章舒和,通過六鐘的協奏、八佾的舞蹈以及九韶的樂曲,帶給人們極大的感動和神圣的體驗。此外,作者還強調了美好行為與道德的重要性,認為只有修身養性,才能使天地清凈。
這首詩詞以音樂表達情感,以舞蹈展示美好。通過描述封泰山時的樂章和舞蹈,展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神的聯系。詩意凝練而深遠,傳達了作者對封泰山的景仰之情,以及對人與自然、美好行為的思考。
這是一首具有濃郁音樂意象的詩詞,通過描繪封泰山時的盛大場面和音樂舞蹈表演,傳遞了作者對美好的追求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向往。此外,詩中還強調了修身養性的重要性,認為只有通過做好自身,才能使天地更加清凈。整首詩意既兼濃烈,又著力強調無私奉獻和美好品德的崇高意義,體現了唐代文化對于道德倫理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