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圓昉公(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堅免紫衣) / 作者:鄭谷 |
天階讓紫衣,冷格鶴猶卑。
道勝嫌名出,身閑覺老遲。
晚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長說長松寺,他年與我期。
|
|
贈圓昉公(昉,蜀僧·僖宗幸蜀,昉堅免紫衣)解釋: 詩名:贈圓昉公
作者:鄭谷
朝代:唐代
天階讓紫衣,冷格鶴猶卑。
道勝嫌名出,身閑覺老遲。
晚香延宿火,寒磬度高枝。
長說長松寺,他年與我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鄭谷以敘事的方式向圓昉公表達敬意和思念之情。圓昉公是一個蜀僧,他堅守佛門守則,拒絕穿紫袍,因此被稱為“紫衣”。詩人鄭谷認為他對宗教信仰和修行更為重要,所以寧愿讓天階(指官位)讓給紫衣,而自己退隱。
詩的第二句“冷格鶴猶卑”中,冷格鶴指一種高貴的鶴,詩中暗示了圓昉公的高尚品質,而他自己卻謙遜低調。
詩的第三句“道勝嫌名出,身閑覺老遲”是詩人對圓昉公的評價。詩人認為圓昉公注重修道勝過追求名利,因此不計較名聲的得失,表現出一種超脫的心態,但這也使得他在世俗之間顯得有些懶散和遲鈍。
詩的第四句中的“晚香”和“延宿火”可以解讀為圓昉公在寺廟里獨自修行的情景,也可理解為圓昉公舍棄榮華富貴、追求寧靜自在的心境。
詩的最后兩句“寒磬度高枝,長說長松寺,他年與我期”表達了詩人對長松寺的向往和對圓昉公的期待。長松寺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佛教圣地,詩人希望將來能與圓昉公一同在長松寺修行,共度余生。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道德修行的崇敬和對超脫世俗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