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春再訪芳公言公幽齋寫懷敘事,因賦長言 / 作者:鄭谷 |
入門長恐先師在,香印紗燈似昔年,澗路縈回齋處遠,松堂虛豁講聲圓。
頃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緣。
顧渚一甌春有味,中林話舊亦潸然。
|
|
宜春再訪芳公言公幽齋寫懷敘事,因賦長言解釋: 詩詞:《宜春再訪芳公言公幽齋寫懷敘事,因賦長言》
作者:鄭谷
入門長恐先師在,香印紗燈似昔年,
澗路縈回齋處遠,松堂虛豁講聲圓。
頃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緣。
顧渚一甌春有味,中林話舊亦潸然。
中文譯文:
進門久恐先師在,香火紗燈仿佛當年,
溪道曲折齋處遠,松堂空曠講課聲圓。
曾經作為弟子同社團,現在榮光為文人士更深厚。
回首湖濱一碗春意盎然,中林話語仿佛悲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鄭谷拜訪芳公言公幽齋后的寫懷之作。作者訪問芳公言公的齋室,感嘆著先師教誨的深遠,環境的變化并未改變過去的記憶。齋室中的香印和紗燈又喚起了作者對往昔的回憶。
澗路蜿蜒回繞,齋室距離遙遠,松堂空曠而講課聲音響亮。這些描述展示了齋室的景色和氛圍,以及作者對師傅教誨和教學環境的珍視。
作者曾經是師傅的弟子,現在則以文人身份來拜訪,感嘆自己的榮耀和緣分更加深厚。作者心存感激和敬意,認識到自己在文學道路上的進步和成就。
最后,作者回首湖濱,喝一碗春意盎然的酒,與中林招集的眾人談笑風生,但作者內心仍然充滿了悲傷之情。這句話揭示了作者與中林的友誼和情感,以及背后的離愁別緒。
整首詩通過描述齋室的環境和作者與師傅、友人的關系,表達了對過去時光的回憶和珍視,以及對人生經歷和成長的沉思。詩歌中融入了對師德、友情和歲月流轉的思考,讓讀者體味到詩人的感慨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