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進士王駕下第歸蒲中(時行朝在西蜀) / 作者:鄭谷 |
失意離愁春不知,到家時是落花時。
孤單取事休言命,早晚逢人苦愛詩。
度塞風沙歸路遠,傍河桑柘舊居移。
應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聽子規(guī)。
|
|
送進士王駕下第歸蒲中(時行朝在西蜀)解釋: 《送進士王駕下第歸蒲中(時行朝在西蜀)》是唐代詩人鄭谷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離鄉(xiāng)返鄉(xiāng)的離愁和尋找自我價值的迷茫。
詩詞的中文譯文:
失意的離愁春天不知道,
回到家時正是落花時。
孤獨地探尋事業(yè),不再言說自己的命運,
早晚會遇見有情人,痛苦地愛上詩歌。
穿越戈壁的風沙,回家路遙遠,
沿河邊搬移舊居的桑樹和柘樹。
我應該為自己又要離開巴江而嘆息,
漫游者揮之不去的傾聽子規(guī)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失意歸鄉(xiāng)的詩人的情景。詩人在離鄉(xiāng)之間感到迷茫不安,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產(chǎn)生了疑問。他描述了自己經(jīng)歷的孤獨和苦悶,同時表達了對詩歌的深切熱愛。詩中出現(xiàn)的落花、河流和舊居等意象,進一步映襯了詩人內(nèi)心的離愁和對家鄉(xiāng)的牽掛。最后兩句“應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聽子規(guī)”,表達出詩人即將再次離開巴江和對未知前程的無奈,以及他心煩意亂時傾聽子規(guī)(百靈鳥)鳴叫的寄托。整首詩詞以抒發(fā)離愁和對命運的思考為主題,情感真摯動人,表達了詩人的內(nèi)心矛盾與迷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