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嶼 / 作者:鄭谷 |
共待輝光夜,翻成黯澹秋。
正宜清路望,潛起滴階愁。
棹倚袁宏渚,簾垂庾亮樓。
桂無香實落,蘭有露花休。
玉漏添蕭索,金尊阻獻酬。
明年佳景在,相約向神州。
|
|
荊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嶼解釋: 荊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嶼
共待輝光夜,翻成黯澹秋。
正宜清路望,潛起滴階愁。
棹倚袁宏渚,簾垂庾亮樓。
桂無香實落,蘭有露花休。
玉漏添蕭索,金尊阻獻酬。
明年佳景在,相約向神州。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鄭谷所寫,以描述八月十五夜在荊渚的情景為主題。詩人凝望著夜晚的燈光不斷漸漸黯淡,象征著夏天的告別。他感慨明月已經(jīng)被雨水的遮擋,使得景色也顯得黯淡無光。詩人表示此時正好適合去清靜的道路上賞覽夜景,也表達了他內(nèi)心深處的憂愁。他倚在袁宏渚的船上,遙望著庾亮樓的簾幕垂落。雖然桂樹沒有花香,蘭花卻有露水滋潤。詩人找不到適合祭奠的玉漏,金尊也停止了酬神。但他相信明年佳景依然在,希望和同年的朋友相約到神州(中國)賞景。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八月十五夜的描繪,將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詩人借夜色黯淡、雨水的遮擋來表達他對終結(jié)和離別的感慨,同時也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愁緒和憂愁。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用桂樹沒有香實和蘭花有露水這兩幅畫面,表現(xiàn)出人生的不盡如意和希望。最后,詩人展望未來的明年佳景,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和向往,顯示出他的樂觀和堅定的信念。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光明的向往,對離別和不如意的領(lǐng)悟,并表達了對尚未到來的明天的美好期望。 |
|